强化秩序治理 提升校园周边环境

2025-04-05 17:29:22  阅读 738 views 次 评论 3 条
摘要:

首次开展一带一路电力合作项目(孟加拉国帕亚拉2660MW燃煤电站项目)的工程质量监督。

首次开展一带一路电力合作项目(孟加拉国帕亚拉2660MW燃煤电站项目)的工程质量监督。

会议研讨的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市场运营规则体系在南方能源监管局相关处室的牵头、直接带领下,组织数十名编写人员夜以继日分头讨论、撰写修订,半年内历经4次集中编写而成。会后南方能源监管局将对各方观点进行论证,博采众长,吸收到规则编写中。

强化秩序治理 提升校园周边环境

四是要同步加强市场监管能力建设,厘清市场自律监管与市场监管工作界面,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与会代表结合南方区域电力资源禀赋和广东电力行业、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规则体系、市场风险防控和市场监管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市场运营规则体系包括广东电力市场运营基本规则及中长期交易、现货电能量市场交易、调频辅助服务市场交易、市场结算等8个实施细则。三是要把市场风险防控放在重要位置,在事前、事中环节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同时市场运营机构需履行好市场监控职责。国家能源局相关司、南方能源监管局有关负责人,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锡凡、清华大学教授夏清等电力系统专家,电力调度机构、电力交易机构、电网企业相关负责人及主要电力企业、电力用户代表等130余人齐聚东莞,对拟发布征求意见的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市场运营规则体系进行论证,研讨现货市场环境下的市场风险防控和市场监管,共同为广东电力现货市场的有序推进出谋划策。

据透露,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交易规则即将公开征求意见,届时将成为我国发布的首个电力现货市场交易规则。二是要简单起步,逐步完善,逐步建成完备的市场体系。行业支撑实体经济降成本效果显著。

报告提出,2018年,将持续推进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满足有效需求,着力解决电力安全稳定运行、清洁能源消纳、煤电企业经营困难及保障清洁发展能力弱、核电发展停滞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电力行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2017年,全国人均用电量和人均生活用电量分别为4589千瓦时和628千瓦时,分别比上年增加268千瓦时和44千瓦时。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共成立北京、广州2个区域性电力交易中心和32个省级电力交易中心。新增火电4453万千瓦(其中新增煤电3504万千瓦),国家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措施初见成效,火电及煤电新增规模连续三年缩小。

年底全国跨区输电能力达到1.3亿千瓦;其中,交直流联网跨区输电能力超过1.1亿千瓦,跨区点对网送电能力1344万千瓦。全国人均装机规模1.28千瓦,比上年增加0.09千瓦,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电力供应能力持续增强。

强化秩序治理 提升校园周边环境

2017年,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9044万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68.9%,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新增装机结构进一步优化;东、中部地区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全国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的76.0%,比上年提高18.1个百分点,新能源发电布局继续向东中部转移。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下,能源电力行业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这是能源电力行业的历史性重任,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68865万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38.8%。2017年,全国共投产5条直流、2条交流特高压项目,新增跨区输电能力4350万千瓦,极大提高了电网跨大区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清洁能源消纳能力。

第二产业及其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占比均降低0.7个百分点。以上措施共降低社会用电成本超过1400亿元,有力扶持了实体经济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2018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截至2017年年底,售电侧改革试点扩大到10个省份,一大批售电企业准入市场交易,活跃了市场环境;22个省份开展了电力改革综合试点,改革措施各具特点,市场发育日益完善;新批复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89个,累计批复试点195个,增量配电业务改革有序推进;确定南方(广东起步)、蒙西等8个地区作为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电力市场交易品种逐步丰富。

电力供需总体宽松电力消费需求进一步回升初步测算,2017年新能源市场交易对新能源消纳的贡献最大,贡献度达到50%,其次是优化调度和用电需求增长,贡献度分别为23%和18%。

强化秩序治理 提升校园周边环境

报告预计,2018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地区高峰时段电力供需紧张。2018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6.75~6.88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8%。

2018年,新能源将延续高速增长趋势,核电迎来集中投产期,非化石能源新增装机占比将突破60%,其中风、光等新能源贡献超80%,是新增清洁替代的主力。从实际运行情况看,2018年1~5月份延续了2017年新能源消纳向好趋势,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弃电率为6.8%,同比下降近7个百分点。从新能源市场交易的各项措施来看,跨省跨区新能源电量交易对促进新能源消纳的作用最大,贡献度达到26%。报告认为,2018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地区高峰时段电力供需紧张。2018年,新能源布局整体延续东移趋势,东中部地区新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占比约39%,较2016年以来提高9%,较2017年回落7%。2018年,预计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3780小时左右,其中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4300小时左右,比上年上升约90小时。

6月30日,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召开2018年第一批基础研究年度报告发布会暨我国电力形势发展研讨会,发布了《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中国电源发展分析报告》《中国新能源发电分析报告》。报告分析认为,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优化调度、用电需求增长对促进2017年新能源消纳的作用明显。

基于以上7种因素,报告预计,2018年电力需求增速保持较快增长,增速继续回升。一是与电动汽车互为补充,共同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碳减排,二是建设氢能源发电系统,未来在用户侧推广应用小型氢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系统,满足家用热电联供的需要,推动家庭电气化进程,促进电能替代。

分布式光伏爆发式增长,高比例接入对电力系统带来新挑战。二是重点高耗能行业有望维持平稳态势。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消纳状况持续改善,新能源发电及并网技术取得新突破,风电、光伏发电成本进一步下降。华北电网供需紧张,预计缺口将达到1200万千瓦,主要集中在京津唐电网和河北南网。四是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往年偏高,来水整体少。2017年国家及地方连续出台的多项分散式风电支持政策,推动风电产业界普遍认为2018年将是分散式风电发展的元年,东中部地区可能迎来分散式风电发展的小高潮。

七是电煤供需基本维持平衡格局。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将加快推动氢能开发和产业应用。

六是电能替代快速推进。报告预计全年用电量约为6.82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

新能源在持续向中东部转移的同时,西部出现回暖趋势。2018年全国调度最大用电负荷达到10.01亿千瓦,比上年增长8.1%,全年调度最大负荷增速高于用电量增速约1.1个百分点。

五是环境保护力度将继续加大,生产企业环保用电增加。新能源布局更趋均衡,消纳持续向好《中国电源发展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电源发展延续十二五以来稳中向好态势,有力推动电力行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水平再上新台阶。其中我国风电机组价格略有下降,风电投资成本同比基本持平,陆上风电投资成本约8000元/千瓦左右。我国储能将迎来大规模发展,在十三五末,储能规模预计将达到4379万千瓦,其中抽水蓄能4000万千瓦,电化学储能178万千瓦。

2018年,随着煤电灵活性改造步伐加快,核电、水电、气电稳步推进,新能源布局更趋均衡,消纳形势持续向好,电源发展将在总量、结构、布局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市场交易对促进新能源消纳作用明显《中国新能源发电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东北、西北电网电力供需富余。最大负荷出现在夏季,增速高于用电量增速。

预计2018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9.1亿千瓦,新增发电装机约1.3亿千瓦,与2017年新增装机规模持平。光伏发电系统平均投资成本约为6.6元/瓦,同比下降约6%。

本文地址:http://zoygw.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rd7w3/351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一箭之地网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